2020
DOI: 10.36012/emr.v2i5.2552
|View full text |Cite
|
Sign up to set email alerts
|

财政税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Abstract: 本文从市场经济发展中财政税收的价值体现,财政税收能使我国投资环境得 到 改 善、有 效 优 化 市 场 经 济 结 构 以 及 为地方企业发展提供推动力这三点内容相结合进行分析。得 出 有 关 部 门 需 注 重 征 收 标 准 的 合 理 优 化、及 时 完 善 财 政 税 收 的 相关制度、加强对财政税收的监督与管理以及确保相应考核机制的完善健全这四点对策,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

Help me understand this report

Search citation statements

Order By: Relevance

Paper Sections

Select...

Citation Types

0
0
0
1

Year Published

2024
2024
2024
2024

Publication Types

Select...
1

Relationship

0
1

Authors

Journals

citations
Cited by 1 publication
(1 citation statement)
references
References 0 publications
0
0
0
1
Order By: Relevance
“…置、 城市棕地增加等现象 [2,3] 。另一方面, 县域发展 策略与规划大多基于增长情景制定, "以地谋发展" 模式促使收缩型县域持续开发建设, 可能存在着人 口流失与城镇空间扩张并存的悖论 [4] , 推动土地利 用模式向高效节约、 适度集约转变将会是收缩型县 域转型发展的重要议题 [5] 。此外, 党的二十大报告 段 [6] 。实际上, 由于统计标准口径不一、 定义模糊等 原因, 当前学术界对于衡量收缩的人口基数及时间 跨度等意见并不统一 [7,8] 。梳理已有研究, 学者们常 用人口统计 (如人口总量的增减及变化率、 人口的 迁出比率、 劳动力流失指数或城镇化率等 [9,10] ) 、 社会 经济 (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率、 产业结构优化 程度、 建成区面积的增减等 [11] ) 及地理空间 (如房屋 建筑空置率、 夜间灯光变化率等 [12,13] ) 3 类指标衡量 城市收缩。其中, 人口规模指标既直接衡量了人口 总量的增减, 又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或结构性危机 结果的最直观指标之一, 其使用频率最高, 也更为 学者所接受。在以中国为研究样本的常用人口总 量指标选择上, 由于获取方便、 时间逐年连续等优 势, 部分研究基于户籍人口考察城市收缩 [14] 。但由 于户籍人口按照公安机关的登记数据统计, 与实际 常住人口之间的出入往往较大, 故学者们大多选择 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来考察城市收 缩问题, 这也是目前相关研究所能获得的最直接精 准的人口数据。如戚伟等 [15] 利用两次人口普查数据 识别了 2010-2020 年城区人口发生减少的收缩城 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部分文献认为城市收缩 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政府税收下降 [16] 、 土地空置、 房 屋废弃与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 收缩型城市 的土地高效利用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 [17] 。 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前决条 件, 部分文献尝试对此进行测度。在传统土地利用 效率评价中, 有学者选择单位面积产值 [18] 、 土地开发 强度等单一指标表征, 但单一指标方法忽略了土地 利用效率中的其他因素, 部分研究进一步尝试基于 复合系统视角采用综合指标的方法测算 [19] 。近年 来, 随着非参数方法的广泛应用, 基于投入-产出决 策单元评价视角的非径向、 非角度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模型在土地利用 效率测算中越发普及。如宋洋等 [20] 基于 DEA 模型 测算了京津冀城市群县域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 受绿色发展理念影响, 在传统只考虑期望产出的城 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的基础上, 已有研究逐步将环 境要素纳入到模型中, 即强调土地利用过程中减少 环境污染等非期望产出。如张瑞等 [21] 、 朱洪波等 [22] 、 卢新海等 [23] 利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模型测算了中 国不同地区的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此外, 众多文献 进一步考察了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包括 环境规制 [5] 、 生产要素投入 [18] 、 科技创新 [21] 、 经济增长 [24] 一方人" 方向转变 [25] 。本文运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
unclassified
“…置、 城市棕地增加等现象 [2,3] 。另一方面, 县域发展 策略与规划大多基于增长情景制定, "以地谋发展" 模式促使收缩型县域持续开发建设, 可能存在着人 口流失与城镇空间扩张并存的悖论 [4] , 推动土地利 用模式向高效节约、 适度集约转变将会是收缩型县 域转型发展的重要议题 [5] 。此外, 党的二十大报告 段 [6] 。实际上, 由于统计标准口径不一、 定义模糊等 原因, 当前学术界对于衡量收缩的人口基数及时间 跨度等意见并不统一 [7,8] 。梳理已有研究, 学者们常 用人口统计 (如人口总量的增减及变化率、 人口的 迁出比率、 劳动力流失指数或城镇化率等 [9,10] ) 、 社会 经济 (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率、 产业结构优化 程度、 建成区面积的增减等 [11] ) 及地理空间 (如房屋 建筑空置率、 夜间灯光变化率等 [12,13] ) 3 类指标衡量 城市收缩。其中, 人口规模指标既直接衡量了人口 总量的增减, 又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或结构性危机 结果的最直观指标之一, 其使用频率最高, 也更为 学者所接受。在以中国为研究样本的常用人口总 量指标选择上, 由于获取方便、 时间逐年连续等优 势, 部分研究基于户籍人口考察城市收缩 [14] 。但由 于户籍人口按照公安机关的登记数据统计, 与实际 常住人口之间的出入往往较大, 故学者们大多选择 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来考察城市收 缩问题, 这也是目前相关研究所能获得的最直接精 准的人口数据。如戚伟等 [15] 利用两次人口普查数据 识别了 2010-2020 年城区人口发生减少的收缩城 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部分文献认为城市收缩 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政府税收下降 [16] 、 土地空置、 房 屋废弃与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 收缩型城市 的土地高效利用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 [17] 。 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前决条 件, 部分文献尝试对此进行测度。在传统土地利用 效率评价中, 有学者选择单位面积产值 [18] 、 土地开发 强度等单一指标表征, 但单一指标方法忽略了土地 利用效率中的其他因素, 部分研究进一步尝试基于 复合系统视角采用综合指标的方法测算 [19] 。近年 来, 随着非参数方法的广泛应用, 基于投入-产出决 策单元评价视角的非径向、 非角度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模型在土地利用 效率测算中越发普及。如宋洋等 [20] 基于 DEA 模型 测算了京津冀城市群县域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 受绿色发展理念影响, 在传统只考虑期望产出的城 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的基础上, 已有研究逐步将环 境要素纳入到模型中, 即强调土地利用过程中减少 环境污染等非期望产出。如张瑞等 [21] 、 朱洪波等 [22] 、 卢新海等 [23] 利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模型测算了中 国不同地区的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此外, 众多文献 进一步考察了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包括 环境规制 [5] 、 生产要素投入 [18] 、 科技创新 [21] 、 经济增长 [24] 一方人" 方向转变 [25] 。本文运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
unclassif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