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DOI: 10.31193/ssap.j.issn.2096-6695.2019.03.09
|View full text |Cite
|
Sign up to set email alerts
|

基于 C100 指数的我国审计学科科研生产力及前沿动态研究

Help me understand this report

Search citation statements

Order By: Relevance

Paper Sections

Select...

Citation Types

0
0
0
1

Year Published

2022
2022
2023
2023

Publication Types

Select...
3

Relationship

0
3

Authors

Journals

citations
Cited by 3 publications
(1 citation statement)
references
References 0 publications
0
0
0
1
Order By: Relevance
“…农产业, 农业兼业化 [1] 、 农业劳动力弱质化的现象日 渐明显, 耕地边际化愈演愈烈, 耕地撂荒成为当前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中的突出问题 [2,3] 。经统计抽样 推断, 2014-2015 年中国山区县中 78.3%的村庄都 出现了耕地撂荒, 总体撂荒率高达 14.32% [4] , 全国耕 地撂荒率在 2019 年更是高达 20% [5] 。1992-2017 年 间中国有撂荒记录的县市多达 165 个, 涉及 20 多个 省 [6] http://www.resci.cn 变化是耕地撂荒的核心驱动力 [7,8] 。在工业化、 城镇 化发展的作用下, 务农机会成本上升, 农业劳动力 不断析出, 向非农部门转移, 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 高, 但农产品价格天花板较低, 因此, 农业生产利润 被压缩, 耕地撂荒风险增大 [9] 。从微观上看, 村庄、 农户和地块 [10,11] 均会从不同尺度上作用于耕地撂荒 的区域差异, 撂荒地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 响, 如劳动力特征 [12][13][14] 、 农业生产条件 [15,16] 和区位条 件 [17] 。无论是宏观影响还是微观影响, 最终都表现 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差异。中国耕地经营模式 大多以农村家庭为基本单位, 农户是耕地的经营、 决策主体, 其撂荒行为特征会受家庭特征的极大影 响, 家庭特征又随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而发展 变化 [18] , 由此出现了随家庭生命周期发展动态变化 的耕地撂荒行为。处于家庭发展初期的农户可能 会因外出务工而撂荒耕地 [19] , 处于家庭发展后期的 农户可能因健康、 体力等因素而撂荒耕地 [20] , 不同家 庭发展阶段的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存在异质性, 然而 鲜有见到从家庭发展周期的视角探讨农户耕地撂 荒行为的研究。鉴于此, 本文尝试从家庭特征动态 变化的角度出发, 在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影响因素研 究中引入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探讨家庭生命周期对 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 与平原地区相比, 丘陵山区耕地撂荒现象的出 现更加集中和普遍 [21] 。主要原因在于丘陵山区受地 形限制, 地块细碎化程度高, 不仅对务农劳动力投 入要求更高, 而且更难通过与平原地区类似的增加 机械等省工性投入的方式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 同时, 丘陵山区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趋势明显, 留守 劳动力偏老龄化、 弱质化, 人地关系矛盾更突出 [22] 大、 损耗更多, 限制了农机的大面积应用, 难以实际 降低山区农业生产对劳动力体力的要求 [24] 。而且以 中老年劳动力为主的家庭对新技术接受度较低, 缺 乏足够的激励加大农业生产性投入, 这同样限制了 这类家庭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 经济资本反映了农户的经济水平、 经济地位, 社会资本产生于农户的关系网络, 决定了农户能够 获取的社会资源, 二者的充裕程度会直接影响农户 决策 [25,26] 。经济、 社会资本不足的家庭更容易存在 更容易减少农业劳动力供给, 选择非农就业 [31] 。② 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家庭需求与发展任务也存在 差异, 从而影响劳动力非农转移。家庭人口结构随 家庭生命周期演变而变化, 也决定了家庭的 "劳动-消费" 比率 [32] 。在没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中, 实现经 济功能是家庭的主要发展任务, 此时 "劳动-消费" 比率较高, 且劳动力外出就业不受约束。当家庭中 有孩子或老人, 家庭需要同时承担经济和抚养、 赡 养等社会功能 [33]…”
unclassified
“…农产业, 农业兼业化 [1] 、 农业劳动力弱质化的现象日 渐明显, 耕地边际化愈演愈烈, 耕地撂荒成为当前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中的突出问题 [2,3] 。经统计抽样 推断, 2014-2015 年中国山区县中 78.3%的村庄都 出现了耕地撂荒, 总体撂荒率高达 14.32% [4] , 全国耕 地撂荒率在 2019 年更是高达 20% [5] 。1992-2017 年 间中国有撂荒记录的县市多达 165 个, 涉及 20 多个 省 [6] http://www.resci.cn 变化是耕地撂荒的核心驱动力 [7,8] 。在工业化、 城镇 化发展的作用下, 务农机会成本上升, 农业劳动力 不断析出, 向非农部门转移, 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 高, 但农产品价格天花板较低, 因此, 农业生产利润 被压缩, 耕地撂荒风险增大 [9] 。从微观上看, 村庄、 农户和地块 [10,11] 均会从不同尺度上作用于耕地撂荒 的区域差异, 撂荒地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 响, 如劳动力特征 [12][13][14] 、 农业生产条件 [15,16] 和区位条 件 [17] 。无论是宏观影响还是微观影响, 最终都表现 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差异。中国耕地经营模式 大多以农村家庭为基本单位, 农户是耕地的经营、 决策主体, 其撂荒行为特征会受家庭特征的极大影 响, 家庭特征又随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而发展 变化 [18] , 由此出现了随家庭生命周期发展动态变化 的耕地撂荒行为。处于家庭发展初期的农户可能 会因外出务工而撂荒耕地 [19] , 处于家庭发展后期的 农户可能因健康、 体力等因素而撂荒耕地 [20] , 不同家 庭发展阶段的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存在异质性, 然而 鲜有见到从家庭发展周期的视角探讨农户耕地撂 荒行为的研究。鉴于此, 本文尝试从家庭特征动态 变化的角度出发, 在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影响因素研 究中引入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探讨家庭生命周期对 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 与平原地区相比, 丘陵山区耕地撂荒现象的出 现更加集中和普遍 [21] 。主要原因在于丘陵山区受地 形限制, 地块细碎化程度高, 不仅对务农劳动力投 入要求更高, 而且更难通过与平原地区类似的增加 机械等省工性投入的方式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 同时, 丘陵山区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趋势明显, 留守 劳动力偏老龄化、 弱质化, 人地关系矛盾更突出 [22] 大、 损耗更多, 限制了农机的大面积应用, 难以实际 降低山区农业生产对劳动力体力的要求 [24] 。而且以 中老年劳动力为主的家庭对新技术接受度较低, 缺 乏足够的激励加大农业生产性投入, 这同样限制了 这类家庭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 经济资本反映了农户的经济水平、 经济地位, 社会资本产生于农户的关系网络, 决定了农户能够 获取的社会资源, 二者的充裕程度会直接影响农户 决策 [25,26] 。经济、 社会资本不足的家庭更容易存在 更容易减少农业劳动力供给, 选择非农就业 [31] 。② 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家庭需求与发展任务也存在 差异, 从而影响劳动力非农转移。家庭人口结构随 家庭生命周期演变而变化, 也决定了家庭的 "劳动-消费" 比率 [32] 。在没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中, 实现经 济功能是家庭的主要发展任务, 此时 "劳动-消费" 比率较高, 且劳动力外出就业不受约束。当家庭中 有孩子或老人, 家庭需要同时承担经济和抚养、 赡 养等社会功能 [33]…”
unclassif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