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DOI: 10.21769/bioprotoc.2003543
|View full text |Cite
|
Sign up to set email alerts
|

土壤宏转录组学样本前处理与数据分析

Abstract: 摘要:土壤宏转录组学是通过制备土壤 RNA 样本、RNA 测序、以及利用一系列生物信 息学方法和平台搭建来完成土壤微生物组的转录过程分析,提供关于基因表达和土壤微 生物组功能活性,从而获得微生物组关键代谢差异表征等信息的一门学科。关键点是针 对土壤 RNA 样本,表征特定条件下执行各个代谢过程的微生物活性特征,极大地规避 了因高通量 DNA 测序带来无法准确反映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的缺陷。本实验以两种类 型(酸性和碱性)湿地土壤样本为例,详述了利用市售 RNA 提取试剂盒进行的土壤宏 转录组样本制备流程,为准确评价土壤 RNA 样本制备提供参考,同时给出了宏转录组 数据分析流程,为从 RNA 水平分析土壤微生物表达活性提供思路。 关键词:土壤,宏转录组学,RNA,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 材料与试剂 1. 50 ml 离心管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USA) 2. 酚氯仿异戊醇 (配比 25:24:1, pH=8) 3. 琼脂糖 4. 电泳缓冲液 (TAE) 5. RNA 提取试剂盒 RNA Mini Kit (Qiagen, Hilden, Germany)

Help me understand this report

Search citation statements

Order By: Relevance

Paper Sections

Select...
1

Citation Types

0
0
0
1

Year Published

2023
2023
2023
2023

Publication Types

Select...
1

Relationship

0
1

Authors

Journals

citations
Cited by 1 publication
(1 citation statement)
references
References 0 publications
0
0
0
1
Order By: Relevance
“…黑土地是一种极为独特且珍贵的自然资源, 全 球仅集中分布在 4 片区域, 其中一片就分布在中国 东北地区, 所以又称东北黑土地 [1] 。东北黑土地是 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粮食和商品粮产量占全 国 1/4, 商品粮调出量占全国 2/3, 是中国粮食生产的 "压舱石" [2,3] 。同时东北黑土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高 达 41.80 t C/hm 2 , 位 居 全 国 首 位 [4] , 最 大 固 碳 量 为 2887.8 g m 2 , 固碳潜力巨大 [5] , 也是中国生态平衡的 "调节器" 。然而, 受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活动 的影响, 东北黑土地产生了严重的退化问题, 威胁 到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6,7] 。近年来, 东北黑 土地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学者们的关注, 相继出 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发布了黑土地相关研究报 告 [8,9] 。但是, 目前学界对于黑土地概念仍然界定不 清, 导致对黑土地现状与变化把握不准, 这些问题 或多或少制约了黑土地保护工作的成效 [10] 。因此, 明确黑土类型, 界定黑土地概念, 探明东北黑土地 资源现状与时空动态特征, 对于东北黑土地资源保 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总结以往研究发现, 国内外学者针对黑土 类型划分和黑土区范围划定 [11][12][13][14][15] 以及黑土区土地利 收稿日期: 2023-04-04; 修订日期: 2023-07-2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2171289) ; 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 (2021FY100403) 。 作者简介: 姚东恒, 男, 辽宁东港人,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耕地质量评价。E-mail: b20203210945@cau.edu.cn 通讯作者: 孔祥斌, 男, 河北承德人, 教授, 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评价、 利用与保护。E-mail: kxb@cau.edu.cn 2023 年 9 月 姚东恒等: 地球关键带框架下的黑土地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http://www.resci.cn 用类型变化 [16,17] 等方面已开展大量研究。但是有关 黑土地概念界定的研究却鲜有报道, 黑土地尚无明 确的定义和准确的分布面积 [10] , 黑土地概念和分布 仍然模糊不清 [18] 。有学者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 原因是黑土分类体系多样, 不同分类体系对黑土定 义和分类不同 [19] , 并且学者们对黑土的看法和研究 程度不尽相同 [11,13] , 选用的分类体系也就不同, 所以 出现了黑土地的概念及其分布面积模糊不清的情 况。然而, 这并非是黑土地概念不清的主要原因。 虽然黑土分类体系多样, 但其背后都是有权威的土 壤分类体系做支撑, 或是根据成土过程和成土因素 定性描述, 或是根据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定量刻画 [20] 。 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标准进行研究, 虽然研究 结果存在差异, 但是结论大都是准确的、 可靠的, 只 是未能形成一种统一的看法。从单一的土壤或土 地利用/覆盖视角和要素研究土地资源科学问题, 缺 乏系统观的认知, 限制了对整个资源系统要素构成 与要素间相互作用的理解 [21] , 将土地 (黑土地) 与土 壤 (黑土) 二者概念混淆, 这是导致黑土地概念模糊 不清最主要的原因。所以, 有必要从系统观的视角 认知黑土地, 厘清黑土与黑土地概念关系, 从而明 确黑土地概念。 21 世纪初,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地球表层过程 的系统科学框架, 即地球关键带科学 [21] 。地球关键 带明确了地球表层资源要素组成, 厘清了各组成部 分在空间上的层级关系, 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一 个系统观的研究思路和范式 [22][23][24] 。Zhang 等 [25] 基于 地球关键带理论, 定义了 SOTER 的概念及其分类, 即土壤 (Soil) 和地体 (TERrain) 综合体; 李晓亮等 [26] 基于地球关键带思想, 构建了陆地表层系统分类研究 框架, 自上而下划分相应层级, 揭示了陆地表层系 统空间分异格局和演变规律; 刘亚男等 [27] 借鉴地球关 [6,28,29] 研究框架…”
Section: 引言unclassified
“…黑土地是一种极为独特且珍贵的自然资源, 全 球仅集中分布在 4 片区域, 其中一片就分布在中国 东北地区, 所以又称东北黑土地 [1] 。东北黑土地是 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粮食和商品粮产量占全 国 1/4, 商品粮调出量占全国 2/3, 是中国粮食生产的 "压舱石" [2,3] 。同时东北黑土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高 达 41.80 t C/hm 2 , 位 居 全 国 首 位 [4] , 最 大 固 碳 量 为 2887.8 g m 2 , 固碳潜力巨大 [5] , 也是中国生态平衡的 "调节器" 。然而, 受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活动 的影响, 东北黑土地产生了严重的退化问题, 威胁 到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6,7] 。近年来, 东北黑 土地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学者们的关注, 相继出 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发布了黑土地相关研究报 告 [8,9] 。但是, 目前学界对于黑土地概念仍然界定不 清, 导致对黑土地现状与变化把握不准, 这些问题 或多或少制约了黑土地保护工作的成效 [10] 。因此, 明确黑土类型, 界定黑土地概念, 探明东北黑土地 资源现状与时空动态特征, 对于东北黑土地资源保 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总结以往研究发现, 国内外学者针对黑土 类型划分和黑土区范围划定 [11][12][13][14][15] 以及黑土区土地利 收稿日期: 2023-04-04; 修订日期: 2023-07-2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2171289) ; 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 (2021FY100403) 。 作者简介: 姚东恒, 男, 辽宁东港人,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耕地质量评价。E-mail: b20203210945@cau.edu.cn 通讯作者: 孔祥斌, 男, 河北承德人, 教授, 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评价、 利用与保护。E-mail: kxb@cau.edu.cn 2023 年 9 月 姚东恒等: 地球关键带框架下的黑土地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http://www.resci.cn 用类型变化 [16,17] 等方面已开展大量研究。但是有关 黑土地概念界定的研究却鲜有报道, 黑土地尚无明 确的定义和准确的分布面积 [10] , 黑土地概念和分布 仍然模糊不清 [18] 。有学者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 原因是黑土分类体系多样, 不同分类体系对黑土定 义和分类不同 [19] , 并且学者们对黑土的看法和研究 程度不尽相同 [11,13] , 选用的分类体系也就不同, 所以 出现了黑土地的概念及其分布面积模糊不清的情 况。然而, 这并非是黑土地概念不清的主要原因。 虽然黑土分类体系多样, 但其背后都是有权威的土 壤分类体系做支撑, 或是根据成土过程和成土因素 定性描述, 或是根据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定量刻画 [20] 。 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标准进行研究, 虽然研究 结果存在差异, 但是结论大都是准确的、 可靠的, 只 是未能形成一种统一的看法。从单一的土壤或土 地利用/覆盖视角和要素研究土地资源科学问题, 缺 乏系统观的认知, 限制了对整个资源系统要素构成 与要素间相互作用的理解 [21] , 将土地 (黑土地) 与土 壤 (黑土) 二者概念混淆, 这是导致黑土地概念模糊 不清最主要的原因。所以, 有必要从系统观的视角 认知黑土地, 厘清黑土与黑土地概念关系, 从而明 确黑土地概念。 21 世纪初,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地球表层过程 的系统科学框架, 即地球关键带科学 [21] 。地球关键 带明确了地球表层资源要素组成, 厘清了各组成部 分在空间上的层级关系, 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一 个系统观的研究思路和范式 [22][23][24] 。Zhang 等 [25] 基于 地球关键带理论, 定义了 SOTER 的概念及其分类, 即土壤 (Soil) 和地体 (TERrain) 综合体; 李晓亮等 [26] 基于地球关键带思想, 构建了陆地表层系统分类研究 框架, 自上而下划分相应层级, 揭示了陆地表层系 统空间分异格局和演变规律; 刘亚男等 [27] 借鉴地球关 [6,28,29] 研究框架…”
Section: 引言unclassif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