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DOI: 10.5846/stxb201606231232
|View full text |Cite
|
Sign up to set email alerts
|

The effect of livelihood capital on the 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re-enroll in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A Case study in Wolong Nature Reserve

Help me understand this report

Search citation statements

Order By: Relevance

Paper Sections

Select...
1
1

Citation Types

0
1
0
2

Year Published

2024
2024
2024
2024

Publication Types

Select...
2

Relationship

0
2

Authors

Journals

citations
Cited by 2 publications
(3 citation statements)
references
References 0 publications
0
1
0
2
Order By: Relevance
“…For Wolong BR, financial assets have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 on residents' propensity to participate in grain-to-green programmes (Xu et al, 2017).…”
Section: Ways Of Raising Livelihood Assetsmentioning
confidence: 99%
“…For Wolong BR, financial assets have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 on residents' propensity to participate in grain-to-green programmes (Xu et al, 2017).…”
Section: Ways Of Raising Livelihood Assetsmentioning
confidence: 99%
“…可持续生计思想起源于 20 世纪 80-90 年代 Sen [30] 、Chambers 等 [31] 关于解决贫困问题 方面的研究。生计是一种谋生方式,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力、资产和从事的活动组 成 [32] ,已成为驱动人地系统演化的主导因素 [33] 。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脆弱性、生 计恢复力等是目前可持续生计研究的重要领域 [34] 。生计资本主要包括自然资本、物质资 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等 [35] 。 "生计方式" "生计选择" "生计活 动行为" "生计多样化"是生计策略的具体形式 [6] ,生计资本存量、生计活动和收入多样 化是生计策略的核心,也是提升生计能力、优化生计结果的必要条件 [36] 。 流域上中下游乡村居民在自然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方式、经济社会水平等方面不尽 相同 [37] 。作为流域地区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和基本决策单位,乡村居民的生计不仅体现 了其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源的过程 [38] ,也决定了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可持续性 [6] 。 生计资本不仅是理解乡村居民所采取生计策略的基础,也是理解乡村居民对流域生态系 统服务依赖程度的切入点 [39] 。乡村居民采取的生计策略直接决定着对流域自然资源的利 用方式以及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干预程度 [40] ,影响着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效果。乡村居民具 有明显社会异质性和自主的发展权与决策权 [41] ,其对流域生态补偿的认知和参与意愿与 其家庭结构 [42] 、个人特征 [7] 等因素密切相关。 流域生态补偿实施后,乡村居民根据耕地、林地、鱼塘等生计资本的变化,逐渐将 农业、渔业等生计活动向非农产业转变 [18] ,形成多样化的生计策略和经济收入,不断提 高自身福祉,从而降低对流域自然资源的依赖 [4] ,驱动着流域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伴随 着纯农户日益减少、兼农户和非农户日益增多 [21] ,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式发生调整, 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功能区逐渐分离,乡村居民家庭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电力、燃气、 太阳能等商品和清洁能源利用增加 [39] ,改善了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不同生计策略会产 生不同的收入效应 [21] ,乡村居民利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方式和过程不同 [19] ,直接 影响着流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间接影响着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方式 和实施效果。但是不合理的乡村居民生计方式是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 一 [43] [44] ,决定着乡村居民的生计方式和生产效率。开发流域生态环境 资源已经成为乡村居民的一种重要生计手段 [45] 。在不受外界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干扰下, 流域乡村居民凭借着拥有的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自然资本、 物质资本、 金融资本和心理资 本等生计资本开展经济活动,生计方式以种植业、渔业等为主,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高度依赖。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系统功能 正常发挥和正常运行 [46] ,促使乡村居民生计水平保持相对平衡、生计模式保持相对稳定。 乡村居民可持续生计水平是否得到改善是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改进的重要方向和政策 资本、 金融资本和心理资本 [19] ,促使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土地利用方式、水 质水量、用水结构等发生改变 [47] ,直接影响着乡村居民的生计资本,进而影响乡村居民 的生计策略和可持续生计水平。另外,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倾斜、提供贴息贷款、乡村居 民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现金补贴等方式,促使乡村居民生产经营方式逐渐由传统 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乡村居民生计方式趋于多样化 [48] [49] ,对流域自然生态 系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干扰 [8] 。乡村居民对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经济活动 图 1 流域生态补偿与乡村居民可持续生计的互动机理 农业、渔业逐渐向兼业方向和非农方向等生计方式转型的行为 [50] ,乡村居民的生产-生 活功能区逐渐分离。生计作为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方式,非农活动使得乡村居民生 计朝着多样化发展 [51] ,影响了乡村居民对流域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能够有效缓解流域 生态系统...…”
Section: 乡村居民可持续生计对流域生态补偿的响应unclassified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乡村居民是流域生态补偿项目的参与者、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者、流域经济社 会发展的建设者 [4] ,也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之一。流域生态补偿政 策的实施改变了流域生态系统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等,对乡村居民所处的 固有外部环境产生冲击,导致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乡村居民开始"生计 资本-生计策略-生计结果"的转型,进而影响乡村居民生活福祉 [5] 。流域生态补偿政策 实施需要借助乡村居民发挥作用,在实施过程中乡村居民对非农就业机会、生计方式、 收入渠道、生计空间等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反应发生了变化,即乡村居民生计资本、生 计方式、生计产出和生计空间做出了响应,且响应强度不同。另外,乡村居民通过优化 生计资本结构、探索多样化生计策略、选择特定生产方式和消费策略等途径主动表达, 不断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直接影响流域经济结构和流域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 [6] ,最终影响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可持续性。因此,流域生态补偿与 乡村居民可持续生计之间存在特定的相互作用和互动机制,两者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促 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探究两者的互动过程和互动机制是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政策 可持续性的关键。 基于此,本文探究流域生态补偿与乡村居民可持续生计的互动机理,构建流域生态 补偿与乡村居民可持续生计互动的研究框架,以期拓展流域人地关系研究的新领域,为 缓解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高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 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1 研究进展与研究述评 1.1 流域生态补偿对乡村居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流域生态补偿是以水资源为核心,推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 的有效制度安排,体现了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水资源的流动性和生态资源要素的综 合性 [7] 。按补偿主体和运行机制划分,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 [8] 和市场主导型 两种 [9] 。识别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 [10] 、确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11][12][13] 是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 制的前提 [14,15] 和实现流域协同发展的关键 [16] 。 流域生态补偿主要涉及政府、企业、居民等主体 [17] ,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利 益和行为。乡村居民是流域生态补偿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1] ,在政策执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7] 。 流域生态补偿对乡村居民生计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政策的可持续性 [18] ,对乡村居民可持续 生计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19] 。在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之前,乡村居民生计方式以种植业 和渔业为主 [20] ,对自然资源具有较高的依赖性 [4] ,使得土地资源退化、渔业资源衰退现象 较为严重,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着乡村居民的生计产出 [21] 。传统的生计方式不仅使得 乡村居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还叠加了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损失、 碳汇功能不足等环境问题 [22] 。 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使得乡村居民自然资本降低。为了满足生计需求,乡村 居民生计方式开始由传统农业向兼业化、非农化转型 [21] ,乡村居民对土地资源、水资源 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 [18] ,其生计活动与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距离逐渐增加。由于受到流 域资源禀赋、文化习俗、原有生计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23] ,不同流域生态补偿方式对乡村 居民生计资本和生计方式的影响不同 [24] ,尤其是多种补偿方式组合的影响往往更为显 5 期 任以胜 等:流域生态补偿与乡村居民可持续生计互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著 [23] 。流域生态补偿对乡村居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乡村居民生计活动类型变 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提高了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25] ,改变 了乡村居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拓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4] ,致使乡村居民 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多样性指数和可持续生计能力发生显著变化 [26] ,有利于实现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居民生计提高的双赢 [27] 。同时,乡村居民积极参与流域生态补偿实 践,能够拓展收入渠道,提高收入水平 [28] ,特别是对贫困居民的影响更大…”
unclassif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