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DOI: 10.1002/chin.200333031
|View full text |Cite
|
Sign up to set email alerts
|

Synthesis of Spiro Diphosphi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Ketones.

Abstract: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esEnantioselective syntheses O 0031 Synthesis of Spiro Diphosphi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Ketones. -Novel chiral diphosphine ligands with spiro biindane as new chiral scaffold are prepared and their ruthenium complexes are applied to the 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a variety of ketones. A systema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 of aryl substituents in the ligand indicates that the bixylyl substituted ligand affords best results. -(XIE, J.-H.; WANG, L.-X.; … Show more

Help me understand this report

Search citation statements

Order By: Relevance

Paper Sections

Select...

Citation Types

0
1
0
1

Year Published

2006
2006
2021
2021

Publication Types

Select...
2

Relationship

0
2

Authors

Journals

citations
Cited by 2 publications
(2 citation statements)
references
References 1 publication
0
1
0
1
Order By: Relevance
“…方向。手性二级醇作为手性砌块可以用于很多药物以及调味剂、香料等精细化学 品的合成与生产 [4~6] 。比如,本课题组以酮的不对称氢化为基础优化了合成度洛 西汀(Duloxetine) [7] 和伊折麦布(Ezetimibe) [8] 的新方法,前者是十分畅销的抗抑郁 药物,后者是重要的抗高血脂药。 不对称氢化肇始于 20 世纪 60, 70 年代,相对于烯烃底物,酮的不对称氢化 的研究进展在初期相对缓慢。 大部分过渡金属催化的酮的不对称氢化都需要有导 向基团存在,无导向基团的催化体系很少 [9,10] 。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Noyori 课题组 [11,12] 陆续报道了一系列基于 BINAP-Ru(II)(BINAP, 1,1'-联萘-2,2'-双二苯膦) 络合物的催化体系,成为了酮的不对称氢化领域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此后,世界 各地的研究者对酮的不对称氢化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报道了很多更高效的,适 用于不同类型底物的催化体系(图 1)。1993 年 Burk 等人 [13] 开发的 BPE 配体对 β-羰基酸酯的羰基有很好的氢化效果并可得到>98%的 ee 值(enantiomeric excess, 对映体过量)。1999 年,Imamoto 课题组 [14] 报道了一种亚甲基桥连的双膦手性配 体,该配体对酮羰基的不对称氢化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得到 80%~97%的 ee 值。 从 2002 年开始,Zhou 课题组 [15] 发展了一系列螺环骨架膦配体,其中 SDP 对酮 的不对称氢化有极好的效果且很高的转化数(TON = 100000,ee = 98%, TON 为 转化数)。2014 年,Morris 课题组 [16] 报道了一种基于手性 PNP 配体的铁络合物可 用于烷基酮的不对称氢化,ee 值最高可达 85%。本课题组 [17] 从 1997 年开始也致 力于酮的不对称氢化的配体开发,并报道了一系列成功的手性膦配体。2003 年 本课题组 [18] 2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 Shantou 515031,…”
unclassified
“…方向。手性二级醇作为手性砌块可以用于很多药物以及调味剂、香料等精细化学 品的合成与生产 [4~6] 。比如,本课题组以酮的不对称氢化为基础优化了合成度洛 西汀(Duloxetine) [7] 和伊折麦布(Ezetimibe) [8] 的新方法,前者是十分畅销的抗抑郁 药物,后者是重要的抗高血脂药。 不对称氢化肇始于 20 世纪 60, 70 年代,相对于烯烃底物,酮的不对称氢化 的研究进展在初期相对缓慢。 大部分过渡金属催化的酮的不对称氢化都需要有导 向基团存在,无导向基团的催化体系很少 [9,10] 。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Noyori 课题组 [11,12] 陆续报道了一系列基于 BINAP-Ru(II)(BINAP, 1,1'-联萘-2,2'-双二苯膦) 络合物的催化体系,成为了酮的不对称氢化领域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此后,世界 各地的研究者对酮的不对称氢化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报道了很多更高效的,适 用于不同类型底物的催化体系(图 1)。1993 年 Burk 等人 [13] 开发的 BPE 配体对 β-羰基酸酯的羰基有很好的氢化效果并可得到>98%的 ee 值(enantiomeric excess, 对映体过量)。1999 年,Imamoto 课题组 [14] 报道了一种亚甲基桥连的双膦手性配 体,该配体对酮羰基的不对称氢化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得到 80%~97%的 ee 值。 从 2002 年开始,Zhou 课题组 [15] 发展了一系列螺环骨架膦配体,其中 SDP 对酮 的不对称氢化有极好的效果且很高的转化数(TON = 100000,ee = 98%, TON 为 转化数)。2014 年,Morris 课题组 [16] 报道了一种基于手性 PNP 配体的铁络合物可 用于烷基酮的不对称氢化,ee 值最高可达 85%。本课题组 [17] 从 1997 年开始也致 力于酮的不对称氢化的配体开发,并报道了一系列成功的手性膦配体。2003 年 本课题组 [18] 2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 Shantou 515031,…”
unclassified
“…The Ru(II) complexes of SDP ligands were proven to be highly efficient for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simple ketones (S/C up to 100,000 and ee up to 99.5%) [24] . The Pd(II) complexes of SDP were also excellent catalysts for asymmetric allylic alkylation reactions [25] .…”
mentioning
confidence: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