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th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 2006
DOI: 10.2514/6.iac-06-b6.4.05
|View full text |Cite
|
Sign up to set email alerts
|

De-orbiting microscope spacecraft by drag enhancement

Help me understand this report

Search citation statements

Order By: Relevance

Paper Sections

Select...
1

Citation Types

0
0
0
1

Year Published

2008
2008
2024
2024

Publication Types

Select...
3

Relationship

0
3

Authors

Journals

citations
Cited by 3 publications
(1 citation statement)
references
References 4 publications
0
0
0
1
Order By: Relevance
“…日本 Nihon 大学提出了在纳卫星上配备用于主 动离轨的充气薄膜帆面 [15] [20] ;为达到理想离轨效果,需要综合考虑 结构构型、低轨大气密度变化、卫星姿态变化等多 方面因素影响 [21] ;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增 阻薄膜结构构型设计、长寿命材料技术、折叠展开 技术、低成本设计等。 [24] ;由于增阻薄膜折 叠展开,对膜面带来折痕,因此,折痕部位的原子氧 防护是研究的难点;此外,柔性材料在复杂空间环境 下的性能演化、改进与防护、设计与制备工艺以及材 料性能测试与评价等方面也需开展深入研究 [25] 。 原子氧对航天器表面的高温氧化、高速撞击会使 大部分有机材料受到严重侵蚀,产生质量损失、厚度 损失,机械参数退化,造成结构材料强度下降;原子 氧防护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防原子氧涂层 [26] [27] 。在收拢和展开过程中,由于膜面的松弛状态 及负载约束条件限制,给薄膜折叠路径的优化、压 紧方式及传力路径的设计与操作实施带来了较大困 难 [28] 。带支撑杆膜面的折叠展开,既需要考虑膜面 自身的折叠、压紧与防护,也需要综合考虑与支撑 杆展开过程协调 [29] 。 美国和英国提出的离轨帆方案,膜面和支撑杆 采用五点张拉方案 [30] ,即采用四根支撑杆的末端与 四块三角形膜面末端连接,此外,四块三角形膜面 的中心与平台连接,共计五个连接点,这种结构方 案,其优势在于膜面和支撑杆可以分别进行收拢压 紧 [31] ,缺点在于膜面受支撑杆作用力集中,且膜面 的折叠方式必须适应支撑杆的直线伸出过程,膜面 的展开过程容易出现缠绕失效的情况。日本、波兰 和国内一些单位提出的离轨帆方案 [32] ,相比前述五 点张拉方案,其膜面和支撑杆采用全粘接方式,这 种方案的优势在于膜面与支撑杆同步收拢,不需要 分别压紧,实现了同步释放,膜面受力状态更好, 缺点在与自主弹开过程膜面与支撑杆运动过程可控 性差,对于面积更大的膜面,容易出现展开过程支 撑杆与膜面之间运动不协调 [33] ,损伤膜面,故不适 应大面积膜面的展开。此外,圆球、圆锥薄膜面的 折叠展开涉及不可展曲面的折叠展开,其折叠过程 更为复杂,相应折叠效率较低。 支撑结构主要分弹性支撑杆类和充气管类,其 中,弹性杆的截面可以采用多种构型 [34] ,包括:人 字型,C 型,豆荚型,O 型等 [35] ,其共同特点是在 收拢前,将弹性杆截面压扁,然后进行卷曲收拢 [36] , 展开过程中,依靠弹性杆的截面恢复,获得支撑刚 度 [37] 。美国和英国的增阻薄膜结构中,针对薄壁杆 的收拢,设计了以电动机驱动为动力源的展开机构…”
Section: 日本unclassified
“…日本 Nihon 大学提出了在纳卫星上配备用于主 动离轨的充气薄膜帆面 [15] [20] ;为达到理想离轨效果,需要综合考虑 结构构型、低轨大气密度变化、卫星姿态变化等多 方面因素影响 [21] ;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增 阻薄膜结构构型设计、长寿命材料技术、折叠展开 技术、低成本设计等。 [24] ;由于增阻薄膜折 叠展开,对膜面带来折痕,因此,折痕部位的原子氧 防护是研究的难点;此外,柔性材料在复杂空间环境 下的性能演化、改进与防护、设计与制备工艺以及材 料性能测试与评价等方面也需开展深入研究 [25] 。 原子氧对航天器表面的高温氧化、高速撞击会使 大部分有机材料受到严重侵蚀,产生质量损失、厚度 损失,机械参数退化,造成结构材料强度下降;原子 氧防护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防原子氧涂层 [26] [27] 。在收拢和展开过程中,由于膜面的松弛状态 及负载约束条件限制,给薄膜折叠路径的优化、压 紧方式及传力路径的设计与操作实施带来了较大困 难 [28] 。带支撑杆膜面的折叠展开,既需要考虑膜面 自身的折叠、压紧与防护,也需要综合考虑与支撑 杆展开过程协调 [29] 。 美国和英国提出的离轨帆方案,膜面和支撑杆 采用五点张拉方案 [30] ,即采用四根支撑杆的末端与 四块三角形膜面末端连接,此外,四块三角形膜面 的中心与平台连接,共计五个连接点,这种结构方 案,其优势在于膜面和支撑杆可以分别进行收拢压 紧 [31] ,缺点在于膜面受支撑杆作用力集中,且膜面 的折叠方式必须适应支撑杆的直线伸出过程,膜面 的展开过程容易出现缠绕失效的情况。日本、波兰 和国内一些单位提出的离轨帆方案 [32] ,相比前述五 点张拉方案,其膜面和支撑杆采用全粘接方式,这 种方案的优势在于膜面与支撑杆同步收拢,不需要 分别压紧,实现了同步释放,膜面受力状态更好, 缺点在与自主弹开过程膜面与支撑杆运动过程可控 性差,对于面积更大的膜面,容易出现展开过程支 撑杆与膜面之间运动不协调 [33] ,损伤膜面,故不适 应大面积膜面的展开。此外,圆球、圆锥薄膜面的 折叠展开涉及不可展曲面的折叠展开,其折叠过程 更为复杂,相应折叠效率较低。 支撑结构主要分弹性支撑杆类和充气管类,其 中,弹性杆的截面可以采用多种构型 [34] ,包括:人 字型,C 型,豆荚型,O 型等 [35] ,其共同特点是在 收拢前,将弹性杆截面压扁,然后进行卷曲收拢 [36] , 展开过程中,依靠弹性杆的截面恢复,获得支撑刚 度 [37] 。美国和英国的增阻薄膜结构中,针对薄壁杆 的收拢,设计了以电动机驱动为动力源的展开机构…”
Section: 日本unclassified